刮痧的补泻手法
▌补刮法
按压力小,作用表浅,速度慢,用于老年、体弱、久病、重病的虚证患者。
▌泻刮法
按压力大,作用深透,速度快,能疏泄病邪,用于年轻、体质壮实、新病、急病的实证患者。
▌平补平刮法
也称平刮法,刮痧板按压力度、移动速度适中。重在调节阴阳,用于虚实夹杂体质的患者,尤其适用于亚健康人群或健康人群的保健刮痧。
常见的刮痧部位
▌头部刮法
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,消除疲劳,消除头痛,改善大脑供血,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。对于头皮紧,伴有头痛的人,能够改善头皮局部的血液循环。
▌颈肩部刮法
有祛风通络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可改善肩颈酸痛僵硬,对头目、咽喉等部位的病症,也有治疗作用。
▌背部刮法
可以起到调节阴阳、调理脏腑、舒筋通络和壮腰健肾的作用,加强机体卫外功能以及祛除体内湿气。还可以增加身体自身免疫力,改善身体肺腑功能。
刮痧用具
常用的刮痧用具包括刮痧板和刮痧油。
刮痧板包括牛角类、玉石类、砭石类;刮痧油则有液体类和乳膏类,清水也可以,可减轻刮痧过程中的疼痛、避免皮肤表面过度摩擦而受伤。
哪些人不适合刮痧?
1.皮肤病患者不适合刮痧疗法;有水肿、糖尿病及心脏病患者忌刮痧;
2.血友病、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不能进行刮痧治疗;
3.低血压、低血糖、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刮痧手法宜轻柔;
4.孕妇及婴幼儿慎刮痧;
5.过饥、过饱及过度劳累者忌刮痧。
刮痧时的注意事项
1.刮痧前后24小时内不能饮酒,酒醉者更为禁忌;
2.饱腹、太饥饿不宜刮痧;
3.乳头、阴部不刮;
4.皮肤溃烂部位禁刮;
5.长期下焦不通如便秘者,慎刮腹部穴位,以防气逆上行;
6.刮痧三小时后再洗澡。因为刮痧需要把后背打开,刚结束便去洗澡可能会使得寒气、湿气进入体表。因此,等到皮肤表层的毛孔全部闭合了,再洗澡是比较好的。
7.刮痧后出现痧斑不需要特殊处理,刮痧部位皮肤有疼痛和灼热感觉属于正常情况;
8.若出现晕刮,先让被刮者躺平,房间通风,点按内关穴或极泉穴,待被刮者冷汗冒出或腹泻或呕吐即复安全;
9.在刮痧后,要注意用衣物等遮盖后背,这样能避免寒邪入侵皮肤。
刮痧改善失眠,首开四穴
现代生活节奏快,压力大,很多人常常因各种原因致生活不规律。平素喜辣,脾胃不和,损伤心脾,心神失养,无法安眠,稍寐即醒,失眠多梦。
中医认为,失眠一般是气血阴阳失和,以铜砭刮痧,开四穴,配合安眠穴、神门、三阴交这些穴位,可以改善失眠的情况。
▌开四穴
大椎是人体督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,能通一身的阳气,起到宣肺作用。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中。
大杼养血,调动人体气血,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.5寸。
膏肓滋阴,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3寸,肩胛骨内侧缘。
神堂安神,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3寸,肩胛骨内侧缘。
改善失眠,还可加上安眠穴、神门、三阴交这几个穴位,平时也可以用手指的指腹按揉这几个穴位,力度以感觉酸胀感为宜。每个穴位按2分钟,也是有利于改善失眠的。
▌刮痧处方
涂抹刮痧油,刮大椎、双侧大杼、双侧膏肓、神堂穴,每个穴位30-40下,顺序由上往下刮,以皮肤出痧或毛孔充分张开为度;点揉安眠穴、神门穴各2分钟,以酸胀感得气为宜;刮三阴交,也是30-40下,顺序同样由上往下刮。待痧退后方可进行下一次刮拭,一般5-7天可退痧。
最后提醒大家,如果大家有刮痧的需要,尽量前往正规的医院或者理疗馆,由专业人士操作,若刮痧途中有任何不适记得及时告知医务人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